上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
2022-02-08 11:31:38 来源: 文汇报

从2018年到2022年,上海连续五年开局抓牢营商环境,“上海方案”不断升级,成为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推进器、试验田和样板房。面向未来,不断增强上海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上海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四射,就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市新设企业46.52万户,平均每天诞生企业2174户,每千人新设企业18.7户;上海的企业累计达到267.24万户,相当于每千人拥有企业107.4户,位居全国第一。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不断加快市场准入、降低准入成本,上海用优秀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创业者的“用脚投票”。持续的创业热潮,折射着近年来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从2018年到2022年,上海连续五年开局抓牢营商环境,“上海方案”不断升级,成为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推进器、试验田和样板房。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优良的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推动制度创新、简政放权和扩大开放,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具有探索、示范和引领作用。

不断升级的“上海方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推进器

目标导向上,强化政策供给中的“市场主体需求”服务导向。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上海从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提高政策精准性、落地率、覆盖面。同时,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要求,以“店小二”精神聚焦难点痛点堵点,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积极作为,推动政府服务精准有效。

上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

推进路径上,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从2019年出台《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到2020年上海同时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三份国家级文件,上海不断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拓展,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要素驱动上,以数字化要素提升政府管理效能。随着数字政府建设集中推进,“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现象也逐步出来。打通数据通道,实现部门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成为提升政务服务的关键。上海立足超大城市发展实际,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两张网”建设,“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基础模块,各区、各市级部门、管委会以及其他单位相关业务系统对接融合,原则上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接入,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多渠道、一体化运行以及业务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办理,真正实现了以数字化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能。

核心抓手上,坚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激发市场活力。“放”的方面,通过简化企业进入程序减少潜在进入者成本,增加中小企业数量,形成充分竞争;降低非公企业在金融服务、项目招投标、产业政策、财政支持和执法等方面遇到的隐形壁垒和歧视现象;规范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降低企业行政审批环节费用;针对涉企检查部门多、频次高、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问题试点“合并同类项”“一次出动、全项检查”,从源头避免“多头查”,规范执法行为。“服”的方面,通过创新政策性融资担保联动机制,试点建立“市、区、园区、银行”四方合作机制,纾解创新企业融资难题;通过整合金融资源、惠企政策、涉企服务数据,发挥企业服务云的作用、完善企业诉求收集、分派、研究、处理机制等措施,实现供需制度的有效对接;发布上海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首推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全面推行简易注销登记,建立注销企业网上服务平台。“管”的方面,完善行政管理的容错机制,对首次、轻微的违规经营行为,依法免于行政处罚;减少自由裁量权,探索形成首部跨领域的省级“免罚清单”等。

要赢得城市发展的主动,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1年,上海GDP同比增长达到8.1%,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四万亿元人民币,城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向未来,对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要赢得城市发展的主动,不可能简单依靠优惠政策的比拼,更不可能靠低要素成本来竞争,只有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持久、强劲的出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不断增强上海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上海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四射,就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

一是为实现产业“高级度”提供新制度基础。上海在达到4万亿高能级经济总量的新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已初步完成结构性升级,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合理,制造业内部高技术度、高复杂度和高集成度升级明显,上海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未来,数字要素、人才要素、品牌要素等价值链高端的部分对制度的需求更显性,需要在营商环境中持续精准着力。

二是为体现服务“首位度”提供系统支持。国际经验表明,“首位城市”往往更具城市品牌、社会秩序、全球通行的营商环境,带动都市圈经济整体价值链升级。上海一方面要通过营商环境建设的引领作用,顺应新型消费发展规律,创新经济治理模式;另一方面,构筑全球新产业链的优势尤其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回应外资企业不断强调的提高透明度、监管环境的可预测性与公平性呼吁;减少产业保护政策,减少障碍壁垒;探索构筑更为安全开放的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其中上海在两方面的引领作用更要加强,其一是要健全、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努力形成全球知识产权高地;其二是注重培养储备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优化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并加大对全球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

三是为推动更高标准“示范度”提供上海方案。颠覆性技术正以快速替代方式重构产业发展路径,并对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一方面引发全球规则和格局等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如就智能网联的汽车发展趋势看,车联网大数据将决定产业发展方向,中国庞大的增量和存量应用市场使中国汽车企业在基于大数据开发的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数据优势,如何在新型产业治理中提供上海智慧和中国方案应值得期待。(汤蕴懿)

责任编辑: 梅长苏